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于谦,明朝名臣。字廷益,...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于谦,明朝名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年间进士。他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曾为数百蒙受冤狱的人平反。升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深入里巷访问父老,赈济灾荒,筑堤植树,将镇将私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以补助边境经费。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时,他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拥立景帝,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升兵部尚书。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无隙可乘,释放英宗。于谦说服景泰帝接英宗归来。于谦认为和议难恃,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对军队的操练,对邓茂七等农民起义则调兵镇压。为官清廉正直,从不巴结权贵,不避嫌怨,和权臣石亨、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天顺元年(1457)英宗在石亨、曹吉祥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夺回帝位,指谦谋反,处死,抄家。新治时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摘编自《明史》卷十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谦被追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谦被指“谋反”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社会问题。

 

 

(1)原因:为冤狱平反,筑堤植树,关注民生;严守京师击退瓦剌,迎回英宗;整顿军制,镇压农民起义;为官清正,不畏权贵。 (2)社会问题:反映封建君主专制,以皇权为中心;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缺陷;封建纲常伦理观念浓厚;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解析】 (1)原因:根据“曾为数百蒙受冤狱的人平反”“深入里巷访问父老,赈济灾荒,筑堤植树”得出为冤狱平反,筑堤植树,关注民生;根据“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 他亲自督战,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无隙可乘,释放英宗”得出严守京师击退瓦剌,迎回英宗;根据“加强对军队的操练,对邓茂七等农民起义则调兵镇压”得出整顿军制,镇压农民起义;根据“为官清廉正直,从不巴结权贵”得出为官清正,不畏权贵。 (2)社会问题:根据“指谦谋反”,结合所学可从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缺乏行政监督体系、封建纲常伦理观念浓厚、理学思想的影响等角度总结归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具体地讲,战争观的理论构架,包括对战争的性质、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目的、战争的历史作用、对待战争的态度、控制战争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此,各国学者曾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中不乏公认的力作。按照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划分,20世纪影响比较大的战争观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战争观、和平主义战争观以及正义战争观等。其中,现实主义战争观一般都认为,惨烈的战争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必要手段或工具,是同道德无关的活动。和平主义战争观(一战后形成)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战争,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正义战争观则是二战后兴起的新的战争观的典型代表,在整理前人见解基础上另辟蹊径,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至今仍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摘编自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和平主义战争观对20世纪20、30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正义战争观兴起的原因。

 

 

查看答案

(重大历史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晚清以后,盐政愈为混乱。盐政改革先驱张謇力主改革盐法。张謇深知改革的难度,决定自己实践,亲自抓典型,进行改革试点,从点上取得经验,再向面上推广。他创立同仁泰盐业公司。对公司进行整顿和改良,整顿的重点是恤丁。他认为:“盐须丁煎,私从丁出,不恤丁而责盐,犹不事耕而望获也。”改良的重点是富卤。“旧法制盐,天事居七八,人无可为。”同仁泰盐业公司按整顿改良的方针,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废丁籍,改称呼,提高灶民煎丁的政治待遇。二是整顿生产设备,改革规章制度,把封建衙门式的盐垣改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制公司。三是改良生产技术,把耗草多、成盐慢传统旧方法,改为板晒代煎和以煤代草新工艺。四是改散煎为聚煎,即把以户为单位分散的生产方式,改为手工工场式的聚煎(后因集中聚煎不便搞家庭副业,灶民的工资收入不如个体合算而停止聚煎)。五是生产精制盐,在国际市场上一举夺魁。可以说,这就是张謇对中国盐业近代化和农业近代化的不朽贡献。

——摘编自邹迎曦《张謇盐政改革理论与实践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有识之士改革盐政的原因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张謇改革盐政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史学界有如下几种阶段划分:

(1)1840年—1895年

(2)1895年—1927年

(3)1927年—1949年

(4)1949年—今

根据以上时间段,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阶段进行阐释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查看答案

普罗塔戈拉指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普罗塔戈拉旨在

A. 阐释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

B. 肯定法律和道德对城邦的作用

C. 强调人在城邦中的重要地位

D. 说明城邦是人与法律的结合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