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2)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相似之处:都认为俄国革命在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不可能成功。差异:此前称俄国革命派为“激烈分子”,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骚扰”;此后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称俄国为“民主友邦。”原因:①俄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②孙中山希望借助苏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 (2)以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革命作为主要的斗争方式。中共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希望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国民党认为布尔什维克党是中国救亡道路上的一个合作伙伴,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可归纳出都认为俄国革命在彼得格勒的胜利只是暂时现象,不可能成功。(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和题干所给材料二中“《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可得出此前称俄国革命派为“激烈分子”,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行为是一种“骚扰”;此后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的时间“1918年6月”来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俄国革命取得了在全国的胜利;再结合材料二中“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可得出孙中山希望借助苏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3)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可归纳出以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革命作为主要的斗争方式。(4)第一小问,依据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和革命目标来分析,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希望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认为布尔什维克党是中国救亡道路上的一个合作伙伴,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动机不同。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可以看出对十月革命经历了由咒骂到赞美,到决定走十月革命道路;这一态度的变化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十月革命认识的逐渐深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7华诞,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毛泽东与新中国诞生”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围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问题:

(1)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经过查找资料,有人认为选择这条道路是取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有人认为取决于农村中敌人力量薄弱,农民占大多数。你认为哪种观点最准确?

小组二围绕“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展开调查:

(3)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小组三围绕“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进行论证:

有人说,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最大贡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签订于哪一年?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变化?

(2)图二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中国社会性质又有何变化?

(3)图三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有何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建国初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西汉时因项伯有功而汉高祖刘邦赐其姓刘,这主要反映出

A. 重视人才

B. 皇权独尊

C. 尊崇自然

D. 宗法观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