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

B.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了

C. 此时西欧和美国缺乏经济增长点的实体经济

D. 欧美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上对石油依赖性过大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滞涨”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滞涨”现象而非经济危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时西欧和美国经济增长点仍然是实体经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出现表明欧美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上对石油依赖性过大而非材料中的“滞涨”现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主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支付,你负责打扮新娘,我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出广告:“分期支付,人死了,我们来料理后事。”从历史长河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这种做法导致的实际结果主要是

A. 刺激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B. 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

C. 促使市场持续的虚假繁荣

D. 加快了资金周转,激活了资产

 

查看答案

1932-1933,英国和比利时的失业率为22%—23%,瑞典的失业率为24%,美国的失业率为27%,奥地利的失业率为29%,挪威的失业率为31%,丹麦的失业率为32%,德国的失业率更高达44%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此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泛

B. 失业问题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信号

C. 在危机中损失最大的是德国

D. 英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实力更为雄厚

 

查看答案

有一张汽车上的出卖说明,内容大致是:“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我所有的钱都已在股市中化为乌有了。”与这种现象最相对应的体验是

A. “牛奶面包供不应求”

B. “找工作如登天一般”

C. “为共渡难关各国亲密无间”

D.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中的重要成员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为此,罗斯福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整顿金融

B. 调整农业政策

C. 发放救济金

D. 兴办公共工程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

A. 教会力求适应中国文化

B. 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变西方建筑理念

C. 中国传统文化遭到打击

D. 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