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 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 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 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A 【解析】丞相不再由功臣列侯及其子弟来担任,而是通过选拔平民士人来担任,这体现出宰相受到了皇帝的制约,宰相要更加依附于皇帝,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本题没有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影响,所以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问题;C选项错误,宰相这一职位并不是由刘氏家族来担任,列侯不代表着是刘氏家族。D选项错误,相权和君权的矛盾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之后才被化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据此可知,南宋时期

A. 理学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B. 政府注重提高民众素养

C. 理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 理学压抑了人性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宋初赵普为相,谏官批评其“公以元勋当国,宜事损减,有司群臣书奏,尽必先经中书,非尊王之礼也”。面对尖锐指责,“普引咎谢之”。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宋初相权有凌驾于皇权的趋势

B. 宰相权力受到谏官的监督和制约

C. 君权和相权既斗争又相互依存

D. 维护君主权威是公认的政治准则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走向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冯桂芬(1809—1874)江苏吴县人。曾入李鸿章幕府,赞襄军务。1861年,他写成《校邠庐抗议》,书中较为全面地表达了改革大局的政治见解。

冯桂芬重视经世致用之学,不拘泥于传统先贤之道。他发展了前人的“变易”思想,提出初步的进化观点。他正视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落后,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整体中的一部分,中国应向西方学习。

在如何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冯桂芬的认知已不仅仅停留在“师夷长技”的层面上,他认为应“以中国纲常名教为本原,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来补救中国的不足。因此,他十分重视和欣赏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化学以及工农业机器生产,认为中国应该学会“自强”,应全面发展经济、军事,应裁汰冗员、整顿漕运、河务、盐务等衙门,反对以八股取士为准的科举取士,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上的落后。冯桂芬的思想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学术基础。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改革思想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的思想主张,并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后日本原本试图通过构建密切的中日经济关系,来促进日本的复兴。但是东亚冷战的发生与升级,日本只好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市场。东南亚因为其丰富的资源与潜在的市场成为日本重视的对象。然而,战争赔偿问题成为日本与东南亚关系的主要障碍。1951年,美国邀请相关各国参会,但由于订立的《旧金山和约》偏袒日本而遭到东南亚国家的拒绝。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这迫使日本加速与东南亚国家谈判的进程。1954年,日本与缅甸签订条约,对缅甸进行实物赔偿,双方展开经济合作。以缅甸问题为范例,日本先后同菲律宾和印尼解决了赔偿与邦交问题。但日本赔偿方案的逐利动机,为此后东南亚国家反对日本的经济入侵埋下伏笔。

——摘编自史勤:《日本和缅甸关于战争赔偿的交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缅甸交涉战争赔偿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对缅甸交涉战争赔偿问题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