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

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B. 经济全球化加速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两极格局的瓦解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导致经济快速增长,故A正确;B只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2001年中国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 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 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 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 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查看答案

1936年,陈伯达发表《论新启蒙运动》,希望发扬“五四”自由讨论的传统,把思想文化统一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时代主题上来。这反映出

A. 国共两党阶级矛盾已经消除

B. 民主与科学仍是时代的主题

C. 国民党已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D.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1895年5月7日《申报》说“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过之奚啻十倍。苟能坚持战议,虽彼战屡胜,我战屡败,然两军相见,败者固多丧失,胜者亦不能毫无损伤。相持既久,兵饷俱穷,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作者认为

A. 国人对中日国情认识出现偏差

B.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历史必然

C. 坚持持久抗战就能取得战争胜利

D. 国人缺乏反省沉浸天朝上国梦境

 

查看答案

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清代司法实践

A. 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B. 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

C. 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

D. 违背以人为本的精神

 

查看答案

唐代有应举人预投省卷和行卷的做法,目的在于使考官了解应举人平日所学,以避免仅由一次考试定取舍可能造成的失误,统称“公卷”。宋仁宗罢公卷,至此国家统一文化考试以外的干扰因素,尽行废去,此举

A. 打击了庶族政治力量

B. 消除了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

C. 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

D. 强化了国家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