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C 【解析】 据材料“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棉花的种植遍及中国南北,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纺织品对麻的冲击导致民间麻的种植量减少,故C项正确;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且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的问题,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才有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故B项错误;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是棉布,不是丝织品,故D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说明

时代

政区名称

北方数量

南方数量

秦末

34

13

西汉元始二年(2年)

郡、国

71

32

西晋太康元年(208年)

11.5

7.5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7

8

唐元和八年(813年)

8

15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

C.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D.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

 

查看答案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占到54.5%;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 表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推动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查看答案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 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 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查看答案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 土地兼并的盛行

C.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 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C. 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 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