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历史上,士人阶层自身的演化与历史的演进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旗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文人文化”。……士人们积极构筑种种非“先赋性”的关系网络,联结他们的纽带是多元的:诸如同学、同年、同僚、同乡以至同道之类关系而鲒成的友谊。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诸多事物的运行过程。……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这一群体的认识及其行为,通常倾向于雏护中央集权;而其力量的崛起,客观上又构成了对于君主专制的制约因素。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妁、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最终唯有通过政治的实践和检验来确证它的价值。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新型士人阶层的历史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推动这一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认为现代知识分子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
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 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 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 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有学者指出,通常我们认为美国的中央政府结构是“三权分立”的。然而实际上权力的分割并不明显,三个行使权力的主体有时也有权限上的交叉,比如把某些立法权给政府,把某些行政权给立法部门。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 表明政府权责较混乱
B. 利于避免权力垄断
C. 创立了新的宪法体制
D. 旨在提高国会效率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A.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 “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
C.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
| 用人失察类 | 风风类 | 法法类 | 刑刑类 | 总计 |
字数 | 511 | 1,095 | 5,340 | 522 | 8,288 |
所占比例 | 6.17% | 13.21% | 64.43% | 6.3% | 100% |
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
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
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
十九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A. 交通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决定因素
B. 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交通工具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格林尼治时间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