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革命刊物《湖北学生界》有一篇文章宣扬说,西装之精神在于发奋蹲厉,雄武刚健,有独立之气象,无奴隶之根性,穿了它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强种云云。下列对于该文章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向往
②对西装的作用有夸大之嫌
③反映了革命党人挽救民族危机的迫切心情
④凸显了服饰的社会功能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表是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额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磅)。它说明当时中国
| 1913年 | 1930年 |
本国纱线产额 | 200000000 | 982070800 |
进口纱线额 | 358000000 | 22616000 |
出口纱线额 | / | 43987064 |
机器织机消费量 | 15000000 | 206913532 |
手工织机消费量 | 543000000 | 753786204 |
A. 机器纺纱业获得长足发展
B.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 纺织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D. 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说:“我却未见圣人留下几件好算数器艺来,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另一位代表张之洞认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说明洋务派
A. 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B. 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C. 自强求富的思想主张
D. 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自己成为判断是非的准绳
B. 动摇了儒学思想的统治地位
C. 继承了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D. 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
培根说:“我们应当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和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世界上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星宿,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了。”据此,关于上述发明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A. 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
B. 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到来
C. 导致我国科技发展到达巅峰
D. 引发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拓张
日本学术界曾提出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A. 怀素张旭等草书大师的出现
B. 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受到市民欢迎
C.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D. 《游春图》《步辇图》等风俗画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