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B. 大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积极构建均衡稳定的国际关系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中国领导人所要的是,美国担保不会与克林姆林宫合作实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所要的是,想知道中国是否可能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据此判断,中美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的原因是
A. 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B. 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 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D. 苏联在地缘政治上威胁中美两国的利益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 | 外交成果 |
1953年12月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54年4月 | 参加日内瓦会议 |
1954年6月 | 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
1955年4月 |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A. 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 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 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 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 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 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 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
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强调“君权”,后者源于“民权”
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 都主张无论官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 中共党员 | 民主党派 | 无党派 | 工人 | 农民 | 解放军 | 归国华侨 | 少数民族 | 妇女 |
人数 | 668 | 274 | 284 | 100 | 63 | 60 | 30 | 177 | 147 |
比例 | 54.84% | 22.85% | 23.16% | 8.16% | 5.14% | 4.89% | 2.45% | 14.43% | 11.99%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 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府推选产生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