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谈到高丽纸时说:“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造纸技术开始外传
B. 造纸技术不断发展进步
C. 朝鲜造纸技术领先中国
D.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以下是—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信息表,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姓名 | 所处朝代 | 主要主张 | 著作 |
? | 明末清初 | ①“众治”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
A. 李贽
B. 王夫之
C. 黄宗羲
D. 顾炎武
历史学家钱穆对朱熹的主张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中“科学”主要表现在
A. 倡导唯物主义
B. 维护人的正当私欲
C. 主张“格物致知”
D. 强调封建纲常伦理
先秦时期,儒学基本上是知识分子拥有的“精英文化”。到汉代,儒学突破原有形态转化为涵盖广泛的“大众文化”。这一变迁主要得益于汉代
A. 儒生参政意识的增强
B. 太学规模的日益扩大
C. 儒学政治地位的提升
D. 儒家教义的广泛普及
西周传统思想中,民生来就是神的从属物。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儒家民贵君轻的思想
B. 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
C. 法家中央集权的要求
D. 先秦人文思想的萌发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曹操平定袁绍后,开始管建邺北城。将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北区为宫殿、苑囿、官暑和贵族居住区,宫城建在城的北部中央,官署集中在宫城前的司马门外,南区为衙暑和里坊等。位于全城中部、由文昌殿南伸的南北向大道,经过宫城南门,直通南垣中央城门中阳门,构成了全城的中轴线。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以后,在东汉洛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营建了正殿太极殿、皇帝寝殿式乾殿和皇后主殿阳殿(显阳殿)三组主殿,星南北纵列的格局。太板殿和阳殿两侧皆有配殿,为东西三殿并列的建筑形式,同时宫城内还有两条南北轴线通往主殿区和朝堂官署区,集中体现了“建中立极”“面朝后寝”的帝都制度。
曹魏新建的洛阳宮将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由汉代多宫制转变到单一城形制的时间,提前到了三国曹魏时期。曹魏洛阳城正殿“大极殿”的称谓被后世广泛使用,后世多个朝代的都城正殿均以此命。伴随多民族文化融合及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北魏洛阳都城出现了规范的里坊制和外郭城,形成了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组成的都城形制结构,此后,汉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其所建都城和宫殿都极力模仿魏晋洛阳城。
——据张杰、张清利《曹魏都城形制影响深运》等
(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目的和改革后都城形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曹魏都城形制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