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他在改革中坚持

A. 民主原则

B. 法治原则

C. 财产原则

D. 中庸原则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梭伦改革对一般人民和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不偏不倚的态度,这是中庸思想的体现,故D项正确。梭伦改革引领雅典走上民主的道路,没有涉及民主原则,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法治的思想,而是强调中庸原则,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财产的信息,而是强调中庸原则,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图中的文物,它是古代雅典人防止某些人危害城邦利益的工具。这类文物最早诞生在古代雅典的

 

A. 梭伦时代

B. 庇西特拉图时代

C. 克利斯提尼时代

D. 伯利克里时代

 

查看答案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 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前提、结论皆正确

D. 前提、结论皆错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8年底,50岁的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进入鞍钢。1949年春,中共中央发出鞍山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的电令,在恢复生产运动中,孟泰崭露头角。他率领工人冒严寒在鞍钢几十里矿区收集并修理可用器材和零件组成备用品仓库,节约了大量资金。朝鲜战争爆发后,孟泰主动请缨日夜守在高炉上,随时准备在空袭时用自己的身体护卫高炉。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札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了500多名技术骨千,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札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文革初期孟泰顶住各种压力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受冲击。2009年9月,孟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摘编自曦石《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泰精神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198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战后初期,不少欧洲国家把获得战争赔款视为偿还战争债务的手段。美国却固执地坚持将索要债务视为其国家利益,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后,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美国在对德赔款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态度对德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即对八股取士弊端进行严厉的抨击,但并未对科举产生实质影响。19世纪末,山西巡抚胡聘之上奏朝廷,要求书院减少八股文的教学,增加实学、西学的内容。这一建议得到朝廷认可,1896年下令从定课程重师道核经费方面改革传统书院。书院课程随之变化,如史学类包括各国的历史,经济类包括西方各国政治、万国公法等,训话类必须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和天文学二百日维新中,光绪在康梁建议下下令废八股文和改革科举,各省响应,书院改革成为一股潮流。后来变法虽终止,但改革科举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I901年清廷正式规定,科举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科举停废,书院则随之改制为新式学堂。

——摘编自李兵《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书院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书院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