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①井田制的确立
②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③新兴地主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段话体现了他在改革中坚持
A. 民主原则
B. 法治原则
C. 财产原则
D. 中庸原则
观察图中的文物,它是古代雅典人防止某些人危害城邦利益的工具。这类文物最早诞生在古代雅典的
A. 梭伦时代
B. 庇西特拉图时代
C. 克利斯提尼时代
D. 伯利克里时代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判断正确的是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 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前提、结论皆正确
D. 前提、结论皆错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8年底,50岁的孟泰带领全家跟随解放军从通化铁厂进入鞍钢。1949年春,中共中央发出“鞍山工人阶级要迅速在鞍钢恢复生产”的电令,在恢复生产运动中,孟泰崭露头角。他率领工人冒严寒在鞍钢几十里矿区收集并修理可用器材和零件组成备用品仓库,节约了大量资金。朝鲜战争爆发后,孟泰主动请缨日夜守在高炉上,随时准备在空袭时用自己的身体护卫高炉。1960年初苏联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札辊,致使鞍钢面临停产的威胁:孟泰等迅速动员和组织了500多名技术骨千,开展联合协作技术攻关,终于制成了大型札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文革初期孟泰顶住各种压力使鞍钢的生产秩序免受冲击。2009年9月,孟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摘编自曦石《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泰精神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198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战后初期,不少欧洲国家把获得战争赔款视为偿还战争债务的手段。美国却固执地坚持将索要债务视为其国家利益,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后,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美国在对德赔款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态度对德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