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 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 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 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 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895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多时竟有300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A. 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 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 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 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 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 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 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中国传统数学采用的是实测实算的方法。明朝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带来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物理学著作《泰西水法》《奇器图说》等,地学著作《万国舆图》《职方外纪》等。这一情况的出现
A. 拓宽了当时士人的视野
B. 实现了传统科技的转型
C. 开启了中西文明的交流
D. 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A. 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 人地矛盾突出
C. 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 运税制度改革
两宋时期,山水画家讲究“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以主次、远近、大小等类比人伦秩序的概念来作为山水景物布局的方式,山水画逐步取得画坛主流地位。据此可知,山水画的创作
A. 反映出士人顺应自然的思想倾向
B. 受到了程朱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
C. 改变了文人画派注重写意的技法
D. 满足了民众对艺术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