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的胸怀,革命家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 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 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 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 印度出现盐荒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 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 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 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C. 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 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出封建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