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 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 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 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
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A.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 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 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 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是
A. 允许部分企业私有化
B. 全面恢复私有制
C. 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D. 禁止私人贸易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1930-1935年间,(美英法等)具有雄厚影响力的社会经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这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借鉴社会主义方式渡过了“大萧条”
B. 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方式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
C. 国家干预和调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D. 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典范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 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B. 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C. 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D. 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