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 汉都长安
B. 唐都洛阳
C. 宋都东京
D. 元都大都
据考古发现,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 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
C. 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 传统坊市格局已经被打破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B.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C.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D.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模表彰制度彰显的是对英雄奉献精神和劳动者“劳动价值”的肯定。中国英模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党和政府逐步把英模评选工作制度化和常规化。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评选产生了464名劳动模范和350名战斗英雄。1956年又召开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各地区、各行业都积极进行劳模评选表彰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重工业、机械制造、建筑、铁路、煤矿等行业劳模所占比例较高,女性劳模数量约占总数的10%。东北林区伐木工人马永顺、全国最先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钢工人王崇伦、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女工赵梦桃都是那个时代劳模群体的杰出代表。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钻研创新的劳模精神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摘编自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英模表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英模表彰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