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优秀的法治、教化传统。清朝的法典基本沿袭《大明律》,在传统礼法秩序、尊卑亲疏的原则上,强调“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并据此制定了《大清律例》。对于基层教化,也大多延续明朝的乡约模式。不遵守乡约的百姓要受族规、乡约的处罚,甚至被递解官府治罪。但是清朝乡约的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宋朝以来儒学人士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华法系》等
材料二 1902年4月,慈禧懿旨“着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8月28日,中英通商行船条约画押:“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国律例改同一律”。此后,《大清律例》停止,师法欧美取代中华法系成为中国法的新传统。民国时期,由于政局不稳,法制艰难。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54年、1982年颁布了新宪法。同时,对于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分子进行广泛宣传,推动道德风尚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贵连《1902中国法的转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1902年前后的清朝社会治理方面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02年清朝进行法治改革的原因。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社会治理有哪些新发展。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战略家,而且是一个文学家、诗词皆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等。下列美术作品的风格与之最接近的是
A.
B.
C.
D.
WTO以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WTO共受理了17起案件,2016年为16起,2015年和2014年分别为13起和14起。而2018年截至8月底WTO收到的案件数量已经是以往的两倍左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
A.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争端越来越多
B. WTO是目前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唯一机构
C. WTO贸易争端机制得到广泛认可
D. WTO在解决贸易争端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 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 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罗马王政时期,国王下设的“两人审判委员会”专门审查叛国罪,有判处死刑的权力。如果对这个法庭的判决不满,可以上诉到“人民”,“人民”可以推翻两人委员会的裁决。公元前509年,罗马法规定公民可以对官员的“城内治权”向民会上诉;公元前449年,罗马法规定禁止设立不受申诉权限制的官员,违者处以死刑。由此可知,罗马的申诉制度
A.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B. 深植于罗马的政治传统
C. 维护罗马国家利益为重心
D. 体现了其法律的灵活性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这表明我国
A. 坚持以军事安全为主导
B. 主动发起不结盟运动
C.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D.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