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关中地区的吕氏兄弟制订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其中心内容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据此可知
A. 宋代出现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B. 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 宋代乡村治理模式走向成熟
D. 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
B. 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D. 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
唐太宗说:“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所以唐以儒学为资政之术,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据此可知科举制
A. 打破垄断,缓和激烈社会矛盾
B. 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
C. 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
D. 教化民众,引导社会文化方向
谱牒编修伴随着宗族的出现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这说明唐朝
A. 抑士扬庶,以平衡社会矛盾
B. 科举未能改变庶族的政治地位
C. 门第仍然是选官的唯一依据
D. 科举制使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
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 顺治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 | 道光 | 咸丰 | 同治 |
任期 | 2.95 | 4.73 | 2.47 | 2.71 | 2.76 | 2.20 | 1.58 | 1.46 |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