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 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 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 推崇“知识即美德”

D. 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B 【解析】 材料中说明苏格拉底奉劝民众不要“轻视自己的灵魂”,实质上注重人的精神修养的追求。B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不是抨击雅典的民主政治,A错误;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精神的追求,不是强调美德的作用,C错误;材料中体现出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但不是强调人的决定作用,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

A. 废除君主制度

B. 君臣共治天下

C. 实行君主立宪

D. 提倡法治

 

查看答案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由此,引申出“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观点。这反映了

A. 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

B. 主观唯物主义的理学思想

C. “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D. “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

 

查看答案

西汉中后期的儒家经典从解决现实政治问题逐渐转变为解释灾异、祥瑞和谶纬。这一现象表明西汉中后期

A. 经学致用学风盛行

B. 儒学日趋神秘化

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 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 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C.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是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