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此后,党和政府
A.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 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金陵瞭望》针对某一事件评论道:“它展示了中国雄厚的国家实力,从更长远的时间跨度来看,只有那些经济最强盛、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才能延续人类畅游宇宙的永恒梦想。”材料中所指的事件
A. 是改革开放后航天领域新突破
B. 表明中国的空间技术已走到了欧美的前面
C.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 使中国的核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进行的主要探索是
A.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B. 加强与苏联合作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发展外向型经济
卢梭认为:“允许个人保有财产,保存私有制,但是要防止财产走向极端,不能让它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与卢梭的这一观点相似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
B. 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
C.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D.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