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英国的侵略使中国与外界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但马克思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有左右巡使上奏说,长安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 | 坊市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
B |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 太平天国运动为近代化创造了前提 |
C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 | 表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D |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 罗斯福新政解决了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的问题 |
A. A
B. B
C. C
D. D
“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 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 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 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 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作出的努力包括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前苏联流传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们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D. 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联)领导人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即使他们赚150%的利润,我们也在所不惜。”这一讲话旨在
A. 解决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推动工业建设的全面展开
C. 调整发展社会主义的策略
D. 与西方国家展开经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