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发明是
A. 蒸汽机
B. 骡机
C. 水力织布机
D. “珍妮机”
在18世纪初的英国,人们只能依靠肌肉、风力和水力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动力;早期的磨坊用水力,而夏季的干旱或冬季的严寒就会威胁到这一动力源。上述问题在英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得益于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C. 火车的发明
D. 工厂制的确立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延框,中国一位近代企业家,1873-1876年,主持轮船招商,上任后,全面改组招商局,“以西法经营之”,大减冗员,利用社会关系,集资100万两白银。1876年以222万两白银收购旗昌轮船,后又与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签訂“齐价合同”,并在曼谷设立分局,向海外拓展业务。1876年,唐廷枢受李鸿章派遣,招商集股,订购机器,聘请外籍技师,筹办开平煤矿。1881年开平煤矿全面投产,日产量300吨。保障了北平水师、轮船招商局等煤炭供应,改变了煤炭受外国人挟制的局面。1892年唐廷枢逝世,《捷报》赞称:他的一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摘编自《从买办起家的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唐廷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廷枢兴办近代企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廷枢兴办近代企业的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要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新,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统治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清朝在中央设有专门负责边疆民族事务管理的机构理藩院。前代的类似机构通常为礼部下属,而清朝的理藩院直接受皇帝领导。出于统治边疆民族地区的需要,清廷大力推行民族立法工作。早在入关之前,已经颁布《蒙古律例》,入关之后,对这部法律不断増补修订,嘉庆年间,修成《理藩院则例》713条,这是一部适用于各个边疆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法规。此外,清廷也针对不同边疆地区领布了一些区域性立法。对新疆维吾尔地区,乾隆时颁行了《回疆则例》;对西藏,乾隆一朝先后颁行《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等多部法规。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部回归清朝,受到乾隆皇帝的隆重接见和宴请。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处理民族关系措施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国际秩序的本质是将建立在西方这一“地方性”的政治经验和价值判断等推广至全球,构筑由单一霸主国家主导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全球治理模式和格局、然而,随着西方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西方数百年来形成的政治经济旧逻辑越来越无法与新格局相适应,国际秩序的转型成为历史必然。与此同时,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提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中国方案”也就具有了时代必要性。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不是要输出中国模式或让中国取代西方,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事原则,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为目标。它强调全球治理在认可价值多元和价值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多元共生、包容共进,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摘编自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治理模式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