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下半年,广东出现“逃港”高潮,仅8月就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后又出现“逃港”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
A.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C.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D.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 “抓革命,促生产”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大跃进”
C. “文化大革命” D. “包产到户”
1953年,在制定“一五”计划时,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主要是为了
A. 迅速增强国防实力
B. 体现中苏友好
C.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D. 满足生活需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高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高潮”都得益于
A.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
B. 列强逐步放松对中国侵略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 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动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 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 重工业和轻工业
C.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