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 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D.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文)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则是
A. 畜牧业
B. 农业
C. 手工业
D. 商业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 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
A. 民贵君轻 B. 重农抑商
C. 农商并重 D. 寓兵于农
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 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 “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 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 “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