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在谪戍伊犁途中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
A. 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
B. 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C. 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
D. 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方
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
A. 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
B. 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
C. 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D.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唐初实行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即为政事堂的设置。在政事堂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肃宗时首席宰相每隔十天轮流执笔,德宗时改为每日一人轮流执笔。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巩固君主专制
B. 广泛延揽人才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行部门牵制
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引泾增修六辅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A. 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 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
C. 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 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
下表信息出自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爆发情况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时期 | 时间起止 | 诸侯国数量变化 | 战争爆发频率(次) | 战争爆发次数(年平均) | 没有战争的年份(年) |
春秋 |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 123—2 | 203 | 1.859 | 90 |
战国 |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 27—1 | 150 | 1.527 | 105 |
A. 大一统成为大势所趋
B. 和平发展占据主流
C. 富国强兵是时代主题
D. 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1776年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体政策中。《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从人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
(1)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
(2)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