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

 

 

(1)特点:个体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镇经济繁荣;纺织业显著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2)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的信息和所学从个体经营、男耕女织以及自给自足回答。变化:依据材料一“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依据材料一“烟火万家”的信息可知市镇经济繁荣;依据材料一“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的信息可知纺织业显著发展;依据材料一“计日受值”的信息可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原因:依据材料二“社会总体稳定”的信息可知是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依据材料二“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的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依据材料二“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的信息可知是精耕细作;依据材料二“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的信息可知是高产作物的推广;依据材料二“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的信息可知是税收制度的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手工业技术传承保守封闭

C. 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传承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邸店、柜坊、飞钱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需要

B. 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

C. 为储存金银财物提供服务

D. 为兑换钱币服务

 

查看答案

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

A.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抵制了西方的欺诈性贸易

C. 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

D. 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

 

查看答案

山西太原王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王家大院的建造者和主人王氏,是明清著名的晋商,在经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建造了这一豪宅。该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留下了晋商文化

B. 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D. 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查看答案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据此可知

A. 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

B. 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 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

D.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