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分家析产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比较典型的继产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且一直绵延至今,影响着今天中国的乡村社会。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国商鞅变法
“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养无方……而有异财别籍,情无至孝之心,名义以之俱沦,情节与兹并弃,稽之典礼,罪恶难容;二事既不相须,违者并当十恶。”
——唐朝《名例律》
材料二 分家之事实为振家,在同居未免口角,惟析产则各自俭勤。今遵母命,援请家长将房产地土沟均分两股,问天讨卦,捏纸团为公。长子王瑞临分到南房二间、东房五间又南西房一间……次子当面讲明,永无反悔。现所有钱项、租项俱由母承管。异日百年之后,再为均分,长子王瑞临执此照存。
——咸丰七年(1857年)山西东青堆王氏家族分家文书
“第11生产队有一社员,土地承包到户前,夫妻二人都在社队办的企业里工作。家中的老人虽然还能干活,却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完全靠儿子养活,生活琐事上常有争吵,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导致分家。实行“包产到户”后,如果不合户,在儿子,媳妇独立生活的家庭中,夫妻俩既有在外面工作又要回家种口粮田,根本忙不过来。……合户以后……既解决了口粮问题同时老人还可以帮助养蚕,搞家庭副业和做家务劳动,大家都实惠。”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1985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和唐代在分家问题上的不同政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政策制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王氏家族分家呈现的特点。指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从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摘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 否定理性的价值
C. 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 主张美德即知识
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
A. 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 B. 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
C.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 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 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C. 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A. 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 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
C. 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D. 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