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
B. 创立三省六部制
C. 任命文官做知州
D. 分割宰相的权力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B. 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
C. 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
D. 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 | 西周 | 秦 | 元 |
制度 | ① | 郡县制 | 行省制 |
特点 | 以血缘为纽带 | ② | 中央节制地方 |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 ①分封制②贵族政治
B. ①宗法制②贵族政治
C. 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 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据史载,明清时期,建宗祠、修宗谱、定族规的风气极为兴盛,几乎没有不立祠堂的宗族。安徽歙县棠樾鲍氏是明清著名的商人世家,资财雄厚,其宗祠建于棠樾村口,祠前石路上至今耸立着七座由明清两代帝王御赐匾额的石牌坊,足见当年之壮观。祠堂祭祖是宗族最重要的活动,族中16岁以上的男子必须出席祭礼,族人违犯族规家法,要在祠堂以祖先的名义执行处罚。这说明
A. 宗祠兴盛与当地经商风气直接相关
B. 宗族势力发展对中央集权明显不利
C. 传统礼教因宗族势力发展而焕发生机
D. 中国古代具有家国一体的文化特质
钱穆曾说:“在古代观念上,四夷与诸夏实在有一个分别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依据上述“血统”实施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