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这表明当时的洋务企业
A. 注重保障工人权益
B. 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 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D. 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晚清时期流行一首童谣:“前门开,后门张,前门引进虎,后门又进狼。不管虎与狼,终朝每日铛、铛、铛(指官员出门鸣锣开道之声,以示“威严”)。”童谣旨在
A. 揭露帝国主义侵略行径
B. 抨击清政府无能腐败
C. 批判农民起义祸乱中国
D. 讽刺地方官员东南互保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京剧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 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 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 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
A. 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B. 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
C.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 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
材料: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开国后很长的时间,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且文化远远低于殷商,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据典籍记我,周初的礼乐改革,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第二,周成王时的“兴正礼乐”。第一阶段以“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
——摘编自付林鹏《周颂有瞽与周初乐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礼乐改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初礼乐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