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天津地方政府创办直隶工艺总局,该局以提倡工艺为宗旨,附设实习工场、工艺学堂等机构,传习染色、织布、金工、提花等工艺,招收官费和自费学徒。至1907年6月,仅官费学徒即毕业671人,其中织染业占582人。由此可知,直隶工艺总局的发展
A. 表明了洋务运动已经发展到全新的阶
B. 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所需的技术和人才
C. 改变了西方纺织品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D. 得益于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明朝后期,一些富商大贾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而希望改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现象
A. 动摇了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B. 改变了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
C. 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世俗化
D. 反映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理很大程度上由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 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B. 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C. 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
D. 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
B. 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C. 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
D. 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摘自《秦废封建》
材料二:“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摘自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的地方管理制度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顾炎武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评价及其提出的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