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 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中国现代化历程》中说:“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企业资本的一半。”这得益于
A. 清末新政的推进
B. 变法政策的实施
C. 商品输出的加强
D.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1862年,徐寿和华蘅芳联手用一年时间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曾国藩高兴地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据此可知
A.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技术的革新
B. 洋务派熟练掌握了近代科技
C. 曾国藩对西方科技作了理性分析
D. 洋务企业急需采用机器生产
美国内战导致棉花价格高昂,受此影响,浙江棉花价格突然大涨,从每包九元涨至二十八元,这使种植者受到极大的震撼,纷纷放弃了其他作物的种植。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C. 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
D. 家庭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叶,“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教,而是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这一现象表明
A. 英国科技中心的转移
B. 传统大学科学研究的落后
C. 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
D. 科学进步加速工业革命
创办于1802年的著名杂志《爱丁堡评论》曾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A. 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B. 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C. 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 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