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A. 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 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 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下表反映了苏联农业发展状况,这集中体现了苏联
时间 | 粮食产量 | 粮食出口 |
1930年 | 835.4亿千克 | 483亿千克 |
1931年 | 694.8亿千克 | 518亿千克 |
A. 农业集体化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
B.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加大粮食出口
C. 牺牲农业以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对外关系改善导致了粮食出口的增加
1919年9月,某位苏俄领导人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表示:“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时期,我们也希望在合理的条件下给予承租权,作为俄国从技术先进的国家取得技术帮助的一种手段。”这反映了该领导人
A.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建设的设想
B. 与资本主义妥协和革命意志消退
C. 为获得西方技术放弃社会主义理想
D. 主张俄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秩序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A. 贬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 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 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 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 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 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 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及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进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 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 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 西方科技文化导致民众观念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