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战争”是
A. 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 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C. 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 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这一状况直接导致
项目 | 英 | 德 | 法 | 美 |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1 | 3 | 2 | 4 |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4 | 2 | 5 |
A.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 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英美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意大利在一战开始保持中立。协约国这时慷慨地提出将奥地利所占的部分领土以及战胜土耳其后的另外一些领土分给意大利。这一诱饵证明很有效,意大利同意在一个月内加入协约国参加战争。这说明
A. 三国同盟内部矛盾尖锐
B. 战争的进程因此而改变
C. 国家利益影响对外政策
D. 协约国胜利具有必然性
国联自从成立就一直为人所诟病,被称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其局限性从权威性上考虑是由于
A. 对侵略和被侵略的含义未作明确说明
B. 没有能够吸收所有大国参加
C. “全体一致”的原则使其缺乏执行力
D. “委任统治”违背了小国意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1)材料一中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2)指出材料二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指出,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