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最准确的表述是,中国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D.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代军机大臣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或“密谕”,不经过内阁,直送某省某官开拆。由此推断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 “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 确保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 增强保密性并提高行政效率
明朝某一时期,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A. 君主权力被削弱
B. 用人机制较完善
C. 宦官专权已出现
D. 行政规则受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