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由部分御史言官和翰林学士组成的清流派借机攻击洋务派,认为其努力的前数十年乃“粉饰之局”。他们的言论往往与民族主义、爱国情操、圣人之道联系在一起,颇能“坐致时誉”。这说明清流派
A. 主张政治改革
B. 具有空谈作风
C. 反对洋务运动
D. 践行经世思想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 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 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 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 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政治改革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据史书记载,他计算魏国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其中衣着费用是以货币计算的。据此判断,当时的魏国
A. 货币经济快速发展
B. 自然经济尚未确立
C. 市场作用依然存在
D.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于1653年发动政变,解散国会,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把自己比做一个“好警察”。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共和国建立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政权,他们镇压民主进步力量,使革命从此走上了回头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领导人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而继续增加赋税,这就使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而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
——马克思《危机与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克伦威尔作为一个“好警察”是如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2)据材料二,指出中下层人民为什么对“好警察”强烈不满?
(3)基于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应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材料三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四 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