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些地方官员会举办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商品博览会展,如张之洞在汉口成立商务工所,将全省各州县的名产、土特产运来“分别陈列,标明出产地方、价值成本”,以此招徕中外商人参观订货。这反映出当时
A. 自然经济的解体加速
B.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C.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D. 政府重视提高农业效益
1902年,维新思想家黄遵宪提出“文言一致”的主张,他认为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必须一致,在具体变革方面首先要简化文字,使用白话文。语言文字革新运动就此兴起,风行一时。据此可知,语言文字革新运动
A. 否定了传统文化
B. 丰富了文学内容
C. 有助于启迪民智
D. 引领了社会风尚
明清时期,晋商所到之处均建会馆和戏台,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南阳梆子等戏曲的唱腔与表演形式都受到山西梆子的影响。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 商贸活动促进文化传播
B. 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C. 戏曲艺术发展趋向统一
D. 商人群体的地域价值取向
北宋儒学重视格物穷理,此风也渗入医药界。法象药理着眼于药物的外部特征或附属的文化特质,具有很强的人文特征。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在宋人基础上,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这反映出
A. 儒学与中医学的相互促进
B. 中医学的发展以理学为基础
C. 理学对中医学的负面影响
D. 儒学开始借鉴阴阳五行学说
唐代政府不但将孝纳入文教体制当中,还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环节,如选官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均充分体现尊老养老、褒奖孝行的孝道观。唐代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A. 复兴儒学思想
B. 强化统治秩序
C. 强调以礼治国
D. 扩大统治基础
如图是西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的卫盉及铭文,盖内铸铭文132字,记载周天子在沣京举行盛大典礼,诸侯朝觐天子时要佩戴玉璋和着华美衣饰……没落贵族矩伯为了朝觐天子,用十三田换取了裘卫的一枚玉璋和几块毛皮。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B. 君主集权政治雏形初现
C. 土地私有可以买卖
D. 礼乐制度维系贵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