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北宋有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该观点认为
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
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材料:李卫,雍正时期名臣,颇得皇帝信任。任户部郎中时,一位亲王指使下属在收缴地方税银时为自己私设小金库,李卫多次谏阻无效后在户部走廊上放置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盈余”,让这位亲王不敢再多收。李卫堂弟李怀谨、李信枝缺少管教,放纵乡里,李卫要求家乡县衙将二人押至杭州,以家法惩处了二人。康熙末年,盐务废弛,最严重的当数云南,雍正初年,李卫出任云南盐释道,他不畏艰险,通过实地考察,查实积弊,八个月后,云南盐政由原来的亏空变成盈余三万余两。浙江温州、台州接壤临海之处有一个玉环岛,土质肥沃,潮水漫过的淤地又可煎盐。前任闽浙总督出于安全考虑,禁止百姓垦种,但民众迫于生计而屡禁不止。李卫到任后,经细致考察。认为岛上有良田十余万亩,且地形险峻,足可以防海盗,遂上书雍正帝:与其禁止,不如招百姓来此地垦田、捕鱼、煎盐,政府派遣官吏上岛管理以防御海盔,管理开支由岛上税赋收入支出。雍正帝看后,赞赏李卫“不愧封疆之任”。
——摘编自王亚娟《‘“模范督抚”李卫为官的“实”和“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卫为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卫为官的影响。
材料:一战后,德国对一战的性质没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不承认一战是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的《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民族主义者继续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支配世界。德国的军队和大、中学校成了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活动中心和梦想通过战争实现复仇、恢复昔日光荣与荣耀的精神家园。也正因为如此,一战后德国把兴登堡、鲁登道夫等战犯奉为为祖国而战的“民族英雄”,抵制对他们的审判。战胜国对德国的掠夺性惩戒不仅没有使德国人警醒,反而使德国人认为这是对他们民族的压迫、领土的剥夺和对人民的掠夺,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进而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复仇心理。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1)根据材料,归纳一战后德国政府对战争反思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德国政府对一战反思的影响。
材料:安史之乱后,诸军、镇作为藩镇的外镇军,由节度使派其亲信将领直接统辖。即使军镇设在某州县,州县长官也无权指挥调动。相反,军使镇将却常常干预州县事务。唐宪宗时期对骄藩叛镇采取了强硬姿态。公元819年,节度使乌重胤上奏:“臣以河朔能抗拒朝命者,其大略可见。所管刺史失其权与职分,反使镇将领事。”唐宪宗随后下诏:诸道节度、都团练、防御、经略等使所管支郡,除本州军使(使字衍)外,别置镇遏守捉兵马者,并令属刺史。如刺史带本州团练、防御、镇遏等使,其兵马名额,便隶此使。如无别使,即属军事。其有边于溪洞,接连蛮蕃之处,特建城镇,不关州郡者。则不在此限。宪宗不久去世,穆宗继位后,河朔再叛,又摆脱了中央的控制。但军镇戍和刺史间新的隶属关系,以后没有变更。
——摘编自冯金忠《唐后期地方武官制度与唐宋历史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宪宗藩镇制度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宪宗藩镇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