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摘编自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二 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损政制道五也。
——摘编自《晋书》
材料三 科举考试成为了把各种信仰、种族、观念、家庭背景、经济利益不同的人与国家政治取向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成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粘合剂。庞大的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民族和各种利益不同的集团、人群,不但没有向西欧那样分裂成众多小国而是不断走向统一,科举考试制度的凝聚作用不可忽视。
——摘编自杨光《科举考试拯救了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初官僚存在的问题并概括汉代对举荐人赏罚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度存在的弊端。
(3)结合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自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饱经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
(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
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阵亡指战员统计表》中的部分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抗战
C.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可以佐证
姓名 | 生卒 | 家庭 | 事迹 |
方长裕 | 1900—1937 | 家庭富裕,曾捐建学校 | 国民党空军中尉,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后坠毁。 |
翁心瀚 | 1911—1944 | 父亲任国民政府部长 | 国民党中央航校毕业,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执行任务时油尽坠毁。 |
周启多 | 1914—1940 | 大户人家 |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
A. 社会上层青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B. 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互相支持
C. 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 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1931年《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力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阶级构成的一部分而给予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 说明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变化
C. 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 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 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