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占据中国古代书籍印刷的主流,而更方便、快捷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但并不占据古代中国印刷的主流地位。这反映了
A. 农耕文明对文化教育需求有限
B. 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压抑了文化发展与进步
C. 社会发展迟滞使科技进步缓慢
D. 重农抑商政策使经济对文化发展无拉动作用
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减弱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汉初,根据军功大小选任官吏,“吏多军功”;但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可经丞相、列侯、郡守推举人才,经考核后任以官职。这一改变旨在
A. 削弱丞相的人事任免权
B. 提高官员群体的素质
C. 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 打击军功地主的权势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熟悉多种手工技巧,精通器械制造,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所记载,墨子砍削竹木做成飞鸢使之飞高空,几日不落,还说他曾经顷刻之间削三寸之木制成一个能载六百斤重的轴承。这说明
A. 研究历史需结合特定的环境
B. 应审视史料信息的真实性
C. 史书不能客观再现历史真相
D. 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客观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
A. 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 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
C.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
A. 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
B. 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
C. 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
D. 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