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
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
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
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收入中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据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家庭手工业经济走向衰败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并得到周天子承认的事件。司马光以此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并指出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司马光意在
A. 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B. 希望效仿西周实行分封制
C. 批判三家分晋对礼制的僭越
D. 为支持变法提供历史依据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外朝制度的确立
B.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D. 选官制度显著变化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秦朝 |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
两汉 |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
隋朝 | 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
唐末 |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才女,史书记载其与韦皇后一党关系密切。但2014年《考古与文物》刊载的上官婉儿墓志全文显示,她曾强烈反对韦皇后支持下的安乐公主当“皇太女”。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史书记载缺乏任何客观真实性
B. 文献与实物二重互证可信度高
C. 墓志考古发现是唯一可信证据
D. 墓志与史书记载都具有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