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表明
A.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B. 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中国交通发展
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 西方垄断了中国近代运输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破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歌其旧业。”这反映出
A. 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 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 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19世纪末,熊希龄在长沙成立了“延年会”,其《章程》规定:“会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要做操,不搞无谓的社交应酬,婚丧嫁娶要从简办理,反对起居无节,酒食征逐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延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顺应了新文化运动的新要求
C. 体现了“移风易俗”的时代需求
D. 彻底清除了腐朽的生活方式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衔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材料反映出宋朝
A. 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B. 政府放弃了抑制商业的政策
C.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D. 涌现出大量有名的商业市镇
《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