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海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有何不同?

(3)请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1)原因:封建经济的繁荣;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 (2)不同:武力征服、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 (3)评价:使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唐宋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特征来分析,可归纳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以及政府对外贸的重视。第二小问,抓住材料一中“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的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对外开放,平等贸易的对外政策。 (2) 从“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可得出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结合所学,从殖民扩张对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殖民地的影响来分析;对欧洲殖民者的影响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来展开,对亚非拉的影响注意辩证分析,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中国经济网:1979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特殊政策”是什么政策。以福建省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查看答案

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 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 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 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查看答案

1881年,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成立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民众捣毁,理由是“夺人生业”“易生瓜李之嫌”,后被迫迁往澳门;1893年,武举出身的李福明在北京设立机器磨坊,被都察院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下令取缔。这些现象表明

A. 民族工业集中于轻工业

B. 民族工业资金来源广泛

C. 民族工业冲击传统观念

D.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下降

 

查看答案

瞒产私分,在互助组时期便已存在,但还仅仅是个别现象。1959年之后,农民的瞒产私分渐成扩大之势,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农民生存

B. 反“右”斗争扩大影响政局稳定

C. 农民集体主义意识较为淡薄

D. 生产组织形式调整漠视农民利益

 

查看答案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