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800元以上。”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即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分)依据:“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言之有理即可)(9分) 观点二:“包产到户”限制了农业生产规模和机械化。(3分)依据:“包产到户”使农业经营较为分散,不利于现代机械化生产;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导致农民生产力量较为薄弱,不利于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将大量劳动力限制在土地上,不利于技术革新。(言之有理即可)(9分) 观点三:兼顾以上两种观点亦可 【解析】 试题此类题型属于观点评述题,即对观点进行判断然后加以论证,做这类试题要注意三步:第一进行选择或判断,第二进行论证,第三综合阐述,本题的观点应为两个,一为包产到户的积极作用,二为包产到户的消极作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结合史实加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近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到1995年。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12分)

 

查看答案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 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 《诗经卫风氓》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查看答案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情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职”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唐诗“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刀耕火种规模扩大

B. 征服自然能力增强

C.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D.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查看答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耜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