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有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C 【解析】 根据材料“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与《书》从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到汉代成为官方史书的第一大部类,反映了其地位的提高,这与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有很大的关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但不是汉代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故A选项错误;秦始皇采取法家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沉重打击,与材料中汉代儒学地位提高不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汉代儒学地位的提高,司马迁撰《史记》不是儒学地位提高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某诸侯国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如图,该诸侯国位于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据《礼记》记载:“天子之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这种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 严格的等级制度

B. 天子生活奢侈

C. 政治地位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查看答案

    材料:最早对江南地区官田税赋进行改革的是周忱。明宣德五年九月,大学士杨荣推荐周忱以户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周忱从解决税粮在征收、贮藏、运输中的一系列问题着手,针对粮长在征收田赋时常私造大斛,大斗进,小斗出,他“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并设《纲运文薄》登记支拨起运数目,《纲运文薄》开列运输途中的应开支项目,以备核查,遇止了税粮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粮长自盗行为的发生。当时,在税粮被征收时,势豪大户只供正额,不交加耗,结果耗米全部由普通百姓交纳。周忱于宣德八年奏行《加耗折征例》:田赋征收的耗米须依据上一年耗米支出的盈亏数额来确定,每年多寡不一,“每正粮一石,收平米一石七斗”。严格地说,“平米法”并不是对当时官田赋税畸重现象进行改革,仅仅是对田赋加耗做适当调整,对加耗的改革实际上是明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前奏。

——摘编自董郁奎《试论明中叶的财政危机与浙江的赋税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周忱田赋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周忱田赋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800元以上。”

——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即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