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拿独任丞相的胡惟庸开刀,说他谋反,一口气株连了三万……胡惟庸...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拿独任丞相的胡惟庸开刀,说他谋反,一口气株连了三万……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将宰相制度废掉,提升六部的规格。”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宰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建立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位高权重,对皇权造成威胁,所以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故答案为A项。B项,朱元璋废相反映的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C项,废除宰相制度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D项,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期建立的,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政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大事记(部分)

 

 

1915年

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

1916年

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2月由上海迁到北京

1917年

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国民社、学生救国会等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19年

1月,北京大学学生主办的《新潮》《国民》等刊物正式出版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1)材料一中“专制政治”具体指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内篇:同心第一、教忠第二、明纲第三、知类第四、宗经第五、正权第六、循序第七、守约第八、去毒第九;外篇:益智第一、游学第二、设学第三、学制第四、广译第五、阅报第六、变法第七、变科举第八、农工商学第九、兵学第十、矿学第十一、铁路第十二、会通第十三、非弭兵第十四、非攻教第十五。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

——摘编自(清)张之洞《劝学篇》

问题:

(1)《劝学篇》成书的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形势?张之洞属于哪一派别?

(2)与以往思想相比,张之洞思想有哪些新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