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 九大报告指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与国际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  九大报告指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与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定位和宗旨原则:“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外交历史,自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我国历任最高领导人都始终坚持把该原则作为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智慧遗产。1988年,邓小平同志更明确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该原则,即是昭告世界不论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的处事原则和角色属性都不会动摇和改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引下,中国在五十年代进行的具体外交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在新时代的外交战略与蓝图设计的时代背景。

 

(1)目的: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环境。 活动: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2)时代背景: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 【解析】 (1)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可知是为了改善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环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2)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现状等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提升;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苏两国重要转型期,如何推进现代化进程是中、苏两党两国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取得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秩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摘自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两国改革的主要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于5月4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马克思亲自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进入20世纪后,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获得独立和解放的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彻底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世界各民族平等交往、共同发展展现出光明前景。

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查看答案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的提出

D. 参加日内瓦会议

 

查看答案

2014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D.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