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瑞教授曾经指出:“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政府,这种信念曾创造了对于革命几乎是普遍的支持。……而在1912年以后,那种魔术般灵验的信念,开始淡薄起来了。尤其对于农民,革命带给他们的是一无所有。”材料意在表明
A.孙中山无意改变农民的处境
B.辛亥革命在后期脱离群众的支持
C.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没有实现
D.辛亥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1876年起,清政府开始向外国派驻使臣,并明文规定出使各国大臣必须写日记,并定期寄交总理衙门,“凡舟车之程途,中外之交涉,大而富强立国之要,细而器械利用之原,莫不笔之于书,以为日记。”清廷的这一做法( )
A.体现了清政府强烈的立宪意愿 B.表明清政府仍固守传统华夷观念
C.说明中体西用思想被广泛接受 D.有利于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 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 对资产阶级革命有启蒙作用
C. 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D. 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普朗克发现了超出经典物理学框架的新的实验事实,并且为解决新的实验事实与旧的理论体系的矛盾,被迫做出某些超越旧理论的假设。但他不想用量子化概念去推翻旧的理论体系,始终认为“错误不在于理论之基本原则,而一定在于构造理论时所用的某个假设。”可见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A.解决了经典力学的危机
B.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C.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D.揭示了旧理论的缺陷
宋代画家马远开创了“残景山水”的画风,他在取景中善于以小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被称为“马一角”。这一做法
A. 开创了北宋风俗画的先河
B. 描述北方山河的雄健壮阔
C. 创造出虚实相生美学效果
D. 由注重写意转向注重写实
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伟大抱负如出一辙,都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A.夸张铺陈
B.积极向上
C.全面鼎盛
D.贯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