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制度都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示所体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图示四所示制度形成的政治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从1649-1832年中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革命”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4)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指出材料三中美国的政治制度得以实行的法律依据。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 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称为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 保证了决策机密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强化了专制皇权
D. 适应了军务需要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便于日本对华资本输出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 )
A.使中国国门大开
B.有利于列强的资本输出
C.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