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2)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一三省六部一内阁一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晚期,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49—1832年英国在确立与完善这一政体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该方案的提出
①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④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做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城镇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沙皇专制统治的重心在中心城市
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C.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领导农村
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城市
下面是中共党员中工人党员所占比重变化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的政治觉悟的全面提高
B. 工人阶级已经失去了领导地位
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
D. 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下图是某次战役的进军路线图,下列选项与此次战役相吻合的是
A. 清政府君主专制统治就此结束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促进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 迫使列强放弃在中国的长期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