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战后,有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这一物质基础出现于

A.明朝中后期

B.十九世纪60、70年代

C.19世纪末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查看答案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 B.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 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查看答案

“自1869年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虽然数量很少,实力甚微,但它却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属于这一“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的近代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